發表文章

孩子教會我的事,意外接觸教育工作的體悟(國小課後社團篇)

我記得小學時老師詢問大家:「你們以後想做什麼?有什麼夢想?」 講台下的同學們有的人興奮的舉手發言,有的人迷惘的低頭發呆,有的人跟旁邊的同學互相討論。 我默默的坐在位子上思考這個問題,我列了好幾個選項:漫畫家、作家、編劇、文字編輯、室內設計師、服裝設計師等等,唯獨沒有老師這個職業。 但在我大學三年級時因緣際會下成為老師,這是我從來沒有考慮過的職業,甚至在小時候覺得想當老師的人是不是瘋了,學生很難搞耶! 經過培訓後,我自己覺得基本功還不紮實的情況就直接上「戰場」了(冒牌者症候群作祟,經常覺得自己不夠好)。 第一次教學就教導20位學生,我不是教育相關科系,我站在講台上內心是很慌張的,但我表現出已經在很多所學校教學的感覺。 自我介紹跟立下課程規矩之後,邊發課本邊點名認識學生,這就是我作為老師的職涯開端。 第一次的教學是只有五天的暑期育樂營,短短五天這些學生就讓我感受到他們很信任我,雖然有一些小狀況但沒有遇到非常困難的難題,簡直是一群小天使,他們讓我有底氣,增加自信心。 第二次教學我是作為助教輔助另一位老師,這個班級的學生比較我行我素,狀況比上一所學校多,例如:高年級的孩子眼睛沒有離開過手機,戶外課程有的學生只想跑去圖書館吹冷氣,總有人在搗亂班級的秩序,這是讓我有點挫折的地方,覺得這樣的教學品質有愧認真的學生。 我後來詢問學生是自己想報名的嗎? 發現大部分的學生都是被迫選擇的,還有學生不知道自己加入社團,是家長報名完才告知的。 有的家長沒空照顧孩子,報名社團後小孩可以放學後自己走去安親班,有的家長覺得報名社團可以學到東西,但孩子只想待在家裡休息,於是學生上課興致缺缺,當然也有孩子接觸之後發現自己有興趣就變得認真上課的。 之後又在第一所學校教了兩個學期的學生,因為疫情報名人數少導致小班制,讓我比較了解每個學生的特質,有的孩子手作能力強能很快的組裝好教材,有的孩子活潑好動,有的孩子內向安靜。 動作快的孩子(通常是高年級)很容易就覺得無聊,我就請他們協助進度落後的同學,有孩子不想教別人,我就會說:「高年級的大哥哥教弟弟妹妹不是很厲害嗎?教別人又可以再玩一次喔。」通常孩子就被我說服去幫忙其他同學,當然不願意我也不會強迫他。 這一年的工作正好經歷新冠疫情爆發前跟爆發後的階段,疫情開始後學校的氛圍變得比較緊繃,大家都不希望孩子確診,每次上課前後都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消毒,也縮減了與孩子相處的

迷惘

圖片
遇到迷惘怎麼辦? 我也不知道,我從來就不是人生方向明確的人,如果人生能像遊戲一樣有清楚的指示跟結局,我又覺得這樣太無聊了。 國中時為了選學校的事情非常迷惘,但我迷惘的點可能跟其他人不一樣,我清楚知道自己不想要繼續整天在寫考試卷的生活,所以想選擇讀高職,但是我對於好多科系都有興趣,不知道選什麼所以覺得痛苦,我害怕選錯了學校、科系讓未來的路不好走。 那時候的自己畫了一張畫,自己在霧氣瀰漫的森林裡站在岔路前面,岔路前面有路牌但上面沒有字,人生有很多條路可以走,我不知道要走去哪裡。 最終我選擇了一所離家最近的學校。 到了高中要選擇大學時,我也一樣迷惘了,而內心的想法也是跟國中時一樣,太多的選擇讓我非常頭痛,甚至一度不想讀大學了,不讀大學也是可以,其實怎麼選擇並沒有正確答案。 我最後讀的學校跟我原本預想的科系相差十萬八千里遠。 2021年大學畢業正好碰上疫情嚴重的時期,原本覺得還有時間向老師、同學好好告別,沒想到一夕之間只能遠距教學至畢業,那時的我感覺特別絕望跟迷惘,感覺一切的計畫都被打亂了。 寫這篇文章已經是一年之後,突然有感而發紀錄依然迷惘的心情。 我想我這一輩子會像在茫茫大海坐著竹筏漂流的人,手上拿著人生地圖卻沒有明確的方向跟路線,有時候大浪一來差點溺死在海裡,不過還有一口氣總能找到一線生機。 漂著漂著看到島嶼決定踏上去看看,可能在島上獲得巨大的寶藏,也可能一無所獲,也可能遇到一群猛獸攻擊,但這就是人生有趣的地方吧。 迷惘也是一種禮物,因為迷惘所以人會開始探索,開始了解自己,這也是成長最重要的一環。

扭蛋殼造型針插

圖片
  材料:扭蛋殼、碎布料、棉花、熱熔膠 扭蛋殼除了丟掉還有其他用處的,跟碎布料結合就可以做出簡易又實用的針插,影片裡有示範教學。

迷你呼拉圈,做法超簡單

圖片
小時候很喜歡用呼拉圈當火車頭這樣玩,是一群小朋友排成一排扮演火車的遊戲。 這個呼拉圈是怎麼做出來的呢? 首先你需要從牛奶瓶取出瓶蓋上的塑膠圈,再來需要一些毛線,用熱熔膠將兩者黏合就完成了。 我使用的毛線是從舊衣服上拆出來的,做完的迷你呼拉圈很有彈性,手感很療癒。

舊紅包袋拼貼創作

圖片
材料:舊紅包袋、圖畫紙、膠水 前幾天覺得特別想撕東西,請阿嬤幫忙我撕不要的紅包袋,我找了一張圖畫紙把撕好的紅包紙貼上去,把一部分再撕碎調整大小,兩面貼好超舒壓的。 如果覺得很焦慮的時候,撕廢紙黏貼在其他紙張上,A4紙也可以(有什麼紙就用什麼),完成的時候很解壓哦。 發洩情緒的創作最重要的是過程,能讓心情平穩一點這個作品就是最好的狀態,所以我自己不會去評價這種類型的創作成品好或不好。 創作年份:2022/03

【原創繪本01】《爸爸的沙漏》關於死亡的故事

圖片
繪本創作年份2018年。 故事源起: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繪本比賽,當時為了題材煩惱非常的久,後來親人突然離世,他遺留下年幼懵懂的孩子,我想透過繪本安慰他們。 創作理念:我想用最簡單的比喻,告訴年幼的孩子,死亡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,我們要好好體會活著的每分每秒。 寫這篇文章已經是2022年了,經歷了全球性的嚴重疫情,讓我直觀的體會到健康的重要性,我也有恐慌跟焦慮的時候,但到了現在我可以比較平靜的看待生病這件事。 而在疫情肆虐之下許多人因此失去性命,人們對於生活越來越沒有安全感,對於死亡是非常恐懼的,我猜也許是因為在台灣大家對於死亡是很避諱的,至少在我的家族裡是這樣的,當我問起長輩以後想要怎麼辦自己的後事,他們不知道也不想討論。 我知道面對死亡是一件很難受的事情,我在錄這本繪本的介紹影片時,是哽咽的把故事講完,我回想當時親人沒多久前才一起聚餐吃飯,沒過幾天就接到死訊,他正值壯年是家裡的經濟支柱而孩子才剛讀幼兒園,我都很難受了更何況是不知道爸爸發生什麼事的孩子。 孩子們一開始是很抗拒這本繪本也不敢睡覺,害怕自己閉上眼睛睡覺就會跟爸爸一樣死掉,在大家的陪伴下,他們慢慢走出爸爸離開的陰影,會開爸爸的玩笑,並且有時候會要我唸這本繪本給他們聽。 幾年過去孩子也已經長大了,看著他們開心的樣子我覺得很欣慰。 這件事讓我很震撼,原來死亡離我這麼近,我們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沙漏流動的速度快還是慢,也許我們的靈魂知道自己的生命軌跡,但身為人身的我們是不知道的,所有要珍惜活著的每一刻。

網路酸民:言論自由不代表可以傷害人

身為網路世代出生的人,網路已經成為我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,我平常很喜歡逛YouTube、BiliBili平台到處滑影片,或者看看其他各種社群媒體。 最近我發現各個平台的網路酸民異常多。 在這邊定義我認為的酸民: 發表尖酸刻薄的言論並不想就事論事,只想發洩自己的情緒,堅持只有自己的言論是對的。 我觀察到有些影片底下的留言,有時候樓主基於影片內容發表自己的看法或建議,不是謾罵的那種,底下卻出現陌生人尖酸刻薄的回覆,例如:「你這麼會你來做啊?笑死。」如果講不過人就會轉移焦點,甚至口出惡言罵髒話之類的。 人是從眾性的生物,有的人覺得有共鳴就會附和酸民的留言,導致網路上有許多充滿戾氣的言論,這時候留言區就變成戰場吵起來了。 我每次看到這樣的回覆就很疑惑,我開始往底下滑留言繼續觀察,發現那個人幾乎在所有不符合他觀點的留言底下出言諷刺,這時我就知道他只聽得見自己的聲音。 我在想是不是因為網路的匿名性讓人覺得有層保護膜,所以可以肆無忌憚的用言語傷害人? 文字是可以有殺傷性的,不然不會有人因為網路霸凌輕生。 但我想酸民不會理解這些,他們的內心充滿憤恨、戾氣,沒有同理心,所看到的都是負面的投射,也許覺得所有人都得罪他才這麼有攻擊性,或者是獲得一種成就感--我可以批評你代表我比你懂,比你厲害,彰顯自己的存在感。 其實會寫這篇文章也是因為我發表留言,明明沒說什麼就被人出言不遜的諷刺挑釁,我原本是很開心的聽著音樂,看到跳出來的留言通知馬上笑容消失,內心深處有一種壓抑的感覺,瞬間從天堂掉到地獄,那種不舒服在我心中揮之不去。 大概是我個人比較敏感,可以從文字感覺出來對方的情緒,我當下是直接刪除留言,事後發現刪太快還沒封鎖人啊,於是憑著記憶找到他的帳號封鎖(爽快),在封鎖前還看到他在其他人的留言回覆也是充滿諷刺意味,真的是吃飽太閒的人。 說話是一門學問,網路上的文字你看不見對方的表情、語氣,有時候會造成誤會,一句話有可能被解讀成各種意思,衝突與溝通不良就是這樣來的。 每個人都有言論自由但不代表可以傷害人,我認為的自由是道德與規範平衡之下的權利,言論自由得來不易請善用而不是濫用。